【债权债务】暴力催收不堪其扰,合同连环套下的“糊涂账”!霖澳律师让当事人二审甩债30万元!
(本文中人名均系化名)
因为经营药店手头资金周转紧张,马路咬咬牙找到了民间发放贷款的林东借钱,前前后后签署了好几份《借款协议书》。但是,随着时间流逝,马路一边陆续还款,一边发现自己所借的钱利息还在越滚越多,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。林东作为民间放贷人曾经为了逼迫马路还钱,指使他人对马路的药店进行打砸、涂画,甚至还曾对马路进行了暴力威胁、人身限制等行为!马路意识到事情越来越严重,因不想在民间借贷的旋涡中越陷越深,已经不堪重负的马路多次找到林东协商无果。
不久后,借条期限已过!手握借条的林东将马路告上了法庭,要求马上还款。可是,林东主张的还款金额却比马路自己预计的还款金额高出好几十万!到底哪些钱才是应该还的?如何才能通过法律手段卸掉不该有的高利息负担?马路通过法律咨询寻求到了霖澳律所陈彦律师的帮助。
霖澳律师事务所 陈彦律师
一审开庭,借条作证,债权人主张再还65.1万!获法院支持!
林东以借款纠纷为由,将马路起诉至法院。很快,一审开庭。法庭上,林东向法院提交了多份由马路签订的《借款协议书》,分别记载了债务人马路所借的款项数目,一审法院认为,本案系自然人之间的借款纠纷,马路在承诺的还款期限届满后,未足额还款,系属违约,应承担违约责任。令人惊讶的是,一审开庭后仅仅一周时间,马路和陈彦律师就收到了一审法院的判决书,判决结果显示——法院支持了林东的主张,判决马路归还林东本金及利息共计65.1万元。
几笔合同 埋下巨大隐患
匆忙的判决结果令马路和陈彦律师猝不及防。因为根据陈彦律师掌握的证据和案情真相,本案的疑点和争议点很多,而本案尚未进入举证阶段而匆忙判决,不仅事实认定错误,在审理程序上也出现了问题——在驳回管辖权异议后,没有重新指定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,因此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。
于是,陈彦律师代表马路很快向法院提起上诉。那么本案中,究竟尚有哪些疑点?
如果只看马路与林东签署的多份借款协议书,本案案情十分清晰——
第一份协议:2016年2月1日,《借款协议书》载明出借15万元;
第二份协议:2016年3月16日,《借款协议书》载明林东向马路出借15万元,期限为2016年3月16日至2016年6月15日,月息1%计(每月按30天计);
第三份协议:2016年10月23日,《借款协议书》载明林东向马路出借23万元,期限为2016年10月23日至2016年12月5日,月息0.8%计(每月按30天计);
第四份协议:2017年2月22日,《借款协议书》,载明林东出借13.6万元,期限为2017年2月22日至2017年3月21日,月息1.5%计(每月按30天计)。
2017年2月22日当天,林东提出——两人协商重新签订一份《借款协议书》(第5份协议)来代替前2、3、4份协议,载明:出借金额为53万元,月息0.35%(每月按30天计),借款期限从2017年2月22日起至2017年3月5日止。在双方的共同见证之下,之前被替代的三份协议被当面撕毁。第五份协议签署的当日,林东就通过银行转账向马路账户转款53万元。因此,按照林东的说法,所有借款加上利息林林总总核算下来,减去已经偿还的8.64万元,马路还需要偿还林东65.1万元。然而就是最后这笔转账,给本案偿还金额的核算埋下了巨大隐患。
借款合同连环套!真相惊人!如何翻盘?
然而,事情真有借款协议写得那么简单吗?陈彦律师细心的梳理案情,深度剖析之后发现,本案应还金额的核算存在一个严重问题,那就是——实际借款金额和借款协议金额存在较大差异。
林东作为民间借贷,在借款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。比如说,在本案实际发生借款的三笔金额中:其中第一笔,即:2016年2月1日借款协议书1项下的15万元(实际仅出借13.5万元)、2016年3月16日借款协议书2项下的15万元(实际仅出借13.5元)、2016年10月23日借款协议书3项下的23万元(实际仅出借8万元)。
而本案中第五份协议发生的53万元款项,更是一大纰漏。陈彦律师通过与马路的沟通发现,这53万元根本就是子虚乌有。原来,在这份53万元的借款协议书签订之后,林东就在银行柜台上向马路转账了53万元。而当这笔钱到账以后,林东就要求马路马上把这笔款转回了自己母亲的账户。也就是说,这笔53万元的借款并未实际发生,只是林东自导自演的一场“过账”闹剧!
那么,本案中马路前后共获得真实借款金额为第一、二、三份协议产生的真实借款金额。也就是说,本案协议借款金额和实际借款金额存在严重不符。我方当事人完全可以根据实际借款金额和约定利息来进行偿还,而马路已经偿还了8.64万元。那么何来尚需偿还65.1万元的剩余债务呢?
还原真相举证难?碎片合同、银行流水来救场!
通过梳理案情,陈彦律师给出了案情解决思路。可是,由于一些证据的缺失,想要在法官面前,还原事情的真相,却困难重重。债权人林东能够拿出白纸黑纸的借款凭证,而马路怎样才能举证自己真实的借款金额?通过与马路沟通,陈彦律师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。原来,在撕毁旧合同的当日(2月22日),因马路对林东暴力催债的恶行心有余悸,当天悄悄藏起了被撕毁的第2/3/4份合同的碎片,这些合同碎片留存至今。于是,马路和陈彦律师一起还原这几份合同,发现内容几乎无损。又得知每一个合同对应的每一笔交易均通过银行转账,有银行交易记录,并能对应每一个合同签订的时间,这为还原案情的真相提供了重要的证据。
二审上诉,力求还原真相
做好充足的准备,马路向法院提起了上诉,代理人陈彦律师认为:
1、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。剩下应该偿还借款协议书所涉本息合计307528元(本金共计277433元+利息30095元),一审判决马路应偿还本金65.1万元是错误的。
2、而最后53万元的借款协议书,实际上是林东逼迫马路签订的一份代替协议,且已退回林东母亲账户,因此并无真实借款。
3、还款金额认定错误:本案实际借款金额与协议金额存在较大差异。协议借款金额并不是实际借款金额。
二审胜诉 当事人成功甩债30万元!
庭审现场,陈彦律师向法院出示了银行流水、撕毁合同原件等系列证据,还原了事实真相。根据陈彦律师详细确凿的证据与质证,二审法院最终撤销了一审判决,并判决自生效之日起十日内,马路向林东仅偿还借款本金290338元及利息41796元,共计33万多元。这个数目远远低于一审判决所需偿还的65.1万元,霖澳律师直接为当事人减少了30万元的债务!接到这个判决,当事人马路心里总算落下一块石头,对陈彦律师深表感谢。
这个案件让我们再一次看到民间借贷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,也提示大家遇到问题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。本案代理律师陈彦,以过硬的专业水平,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执业精神,为当事人争取到最为有利的判决结果!在一审败诉,以及债权方特别强势的情况下,力排众议,以严谨的法律证据支撑为依托,以缜密的法律逻辑为武器,在法庭上为当事人扭转结局!
陈彦律师通过对这些疑难案件不断钻研和攻克,完善业务能力,代理了大量重要案件,获得当事人高度赞扬!最后,陈彦律师也提示大家,现在民间借贷纠纷众多,而法院是以实际发生借款支付与否来认定借款合同的效力的,因此,人们遇到类似纠纷,一定要注意保存实际发生款项支付的凭证,这样才能更有利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